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能源技术突破的关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新能源技术突破的关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新能源汽车已发展多年,电池技术还有那些关键技术需要突破的?
- 新能源技术会在哪个方面取得突破?
- 新能源汽车蓄电池梯次利用加快,如何突破技术瓶颈?新能源车能否如期而至?你怎么看?
-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如何,该如何有所突破?
- 我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能力仍较弱,该如何突破瓶颈?
新能源汽车已发展多年,电池技术还有那些关键技术需要突破的?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电动汽车有以下几个技术瓶颈需要突破:
①在零下二十几度无法充电,而且电量衰减严重;
②电池组没有阻燃防爆系统,在充电或者受到碰撞时容易发生火灾;
④电池更换价格昂贵;
电池发展的有些年,新能源的话没多少年头,国内除了BYD电池和车一起做,其他品牌都是买的别人的电池装自己车上。
奇瑞也才在去年才用上自己的电池,刚研发出来时间比较短,技术也一般般,买别人的电池又太贵赚的少。
目前科学院与各大厂商奔驰奥迪宝马,大众都在研究电池,目前最需要突破的是氢燃料电池技术,一旦突破,冲一次电跑1000公里不再是梦想,就完美的解决续航问题。
这技术一旦突破,将会对那些不知进取的厂商产生严重的打击,未来5-10年估计全国各地都会普及充电桩,希望亲燃料电池快点突破与普及!
你好 ,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我们讨论,这里说出我个人一点浅解 ,希望能帮到你。
1。价格贵,新能源汽车用到最多的金属就是锂,这种电池不便宜,此外有些电池类型要用到稀有金属,钴,镉等稀缺元素,这些元素更贵。所以目前电池的制造成本也是挺高的
2。电池性能,锂电池容量大,还支持快充,但是有个缺点,就是过充过放会影响性能,锂电池一次过充过放就会永久降低性能,一次严重过充可能就会报废,这就是为什么要开发磷酸铁锂
3。电池组均衡是世界级难题,因为锂电池过充过放性能太弱了,继续放电会造成电池过放,甚至反级,降低容量,恶性循环 ,容量降低,下一次放电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 ,所以电池在出厂时要组配,尽量把容量一致的放在一起,但是使用环境还是有细微差别的,比如温度,位置,电压,电池性能等等都会造成差距变大,严重会导致电池失效甚至报废
目前性能源汽车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像我们比亚迪最新的技术刀片电池,要把自燃从性能源汽车的字典里抹去 ,让我们一起期待吧。望***纳
新能源汽车发展这么多年,电池的价格已经下降90%以上,电池密度也有所提升
现在的电车完全足够大众的各种需求,有便宜的车,也有贵一点的车,不能一味的去追求电池的提升,而是解决大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比如新能源汽车电池,如果不改变大家对新能源汽车电池贵和后期保养维修麻烦的错误认知,那么出来续航1000km以上的电车大家也不会购买的,实际情况现是随着电车产量提高,电池价格逐年递减,如果超过8年15万公里质保期,更换电池也是哪根坏了换哪根,一辆汽车的电池组有几千根,所以单根很便宜,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清楚,不是像新闻上说的,换电池比买新车还贵!那是新闻炒作,是抓住大众胃口的
如果不解决大众的认知问题,一直去寻求技术的突破,续航的大量提升,就会出现新车无比贵,二手车无限贬值的局面!同样会导致新车大家不敢买,旧车大家又不愿意买的局面,所以请大家理性的看待新能源汽车,让合适的人开合适的新能源汽车,目前从5万到100万,基本都有各个价位新能源汽车,但是我要提醒大家的是,目前新能源汽车不怎么保值,15万以上的电车,两年就可以打五折。
如果你是每天大量用车的从业者,或者想添家里第二部用车,并且有固定停车位,那么可以购买,15万以下的电车就足够用了,让那些土豪去买15万以上的车吧,反正他们也不差钱。
新能源汽车相比大家都比较熟悉,并且在国内已经有人购买并使用了,而且这种汽车的前期宣传工作做的也是非常到位,引起了众多消费者的观望和兴趣,那么人类距离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汽车的梦想多久才能实现?我们先来看一下新能源汽车目前还有哪些缺陷和不足吧。
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79.4万辆,销量在近数百万辆,产量占比达到了汽车总产量的2.7%,连续三年居世界首位;技术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乘用车主流车型的续驶里程已经达到300公里以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充电网络的建设稳步推进,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共建成公共桩21.4万个,同比增长51%,保有量居全球首位。
虽然产业技术不断提高,用户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暴露出过度依赖政策扶持、动力电池技术受质疑以及充电难等一系列问题。
工信部部长表示,从我国产业发展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和保有量的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但一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逐步凸显:一是充电基础设施仍然是发展的短板;二是政策体系仍需要完善;三是核心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突破;四是后市场流通服务体系有待健全。
目前,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均大力度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全球主要汽车公司、有影响力的互联网科技公司纷纷加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伟大的汽车革命,支撑汽车革命的是新能源和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必须跳出电动汽车,来评估它对未来经济社会的影响。"
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当前发展中的短板,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表示,电动汽车的发展还需要国家在政策、[_a***_]方面大力支持,政策部门、产业部门以及广大的企业,都对它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电动汽车的发展目前收到最大的牵制就是电池的续航问题以及充电桩普及不高的问题,但是如果这俩个问题能够得到解决,甚至于解决好其中一个便能够推动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这一天也不会太远了,还是值得众多消费者们期待
新能源技术会在哪个方面取得突破?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会持续提升,不过市场调节是占据主要地位的,电动化程度不断加深,市场也会进一步扩大,车企应该会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市场研发出更加节能的新型能源汽车。我觉得未来还是会更加广泛的应用于私家车和公交车上👌
新能源未来发展的方向以下四种:
1.太阳能发电,这个目前国家很多耗能小的电力设置都在用,路灯,交通信号灯……但一些耗能大的如汽车,飞机还没有普及,相信这种无限能源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2核能发电这个世界上已经有核潜艇,核动力航母,核发电站,这种核剧变产生的能源也是未来研究对象,目前核泄漏,核污染,核副射暂时还是一个难题。
3石墨烯电池这种高能量密度,高续航能力的电池以后也是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发展需要,只是目前全球石墨烯技术还不够成熟,以后完全可以碾压锂电池和三元电池。
4永动技术也是未来能源的一种,永动机的发明将是能源的永恒……
新能源技术主要包括如下三大技术:
1.太阳能直接转化成旋转机械能的技术,该技术主要解决人类日常工作和生活所需能源,终结人类能源危机。该技术已由《喙轮全热动力发动机技术》实现,只需进行产业化即可全球推广应用。
2.核聚变能源技术,该技术主要解决人类在***系以内的空间发射、航行和探索,实现人类的次宇宙空间的探索发现和开发利用的梦想。该技术我国出于领先水平,再过二十到三十年即可实现。
3.暗能量的发现利用及其相应发动机技术,该技术主要解决人类飞出***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宇宙发射、航行和探索,实现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宇宙空间的探索发现和开发利用的梦想。该技术现在还处于想象、科幻时代,估计要在几百年上千年以后才能实现。
新能源汽车蓄电池梯次利用加快,如何突破技术瓶颈?新能源车能否如期而至?你怎么看?
国家大规模发展电动车应该是在技术预研方向上看到了希望,有足够的技术储备,不然的话一旦失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所以呢,技术瓶颈会突破的,电动车时代也会到来的,只是超饱和的投入跟试错也是免不了的。
这还用问?新能源时代已经来啦,自然有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等待享受这个结果,同样我们所做的事情也会有人在享受我们的成果,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懂得不相干的人就别操那么多心了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动力汽车等等。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新能源汽车不是单独的纯电动汽车,这是容易出现的误区。由于动力电池在损耗超过20%时就建议被更换,随着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被更换下来的动力电池。2018年新能源汽车增长了大约45%,按照这个速度发展将来预计2020年废旧电池量会有35万吨。
首先看看国内电池回收发展的现状:尽管在2018年我国实施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但是现阶段废旧电池回收的比例还是很低的,回收成本居高不下,一直是制约电池回收利用的最大问题。问题中提及的工信部的措施这是在这个方面的尝试,现在只是发展的初级阶段,以后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至于方法行不行得通,也待时间验证。蓄电池的梯次利用是解决废旧电池去向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只能减缓动力电池的彻底报废的周期,增加了电池的使用周期,但是这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
其次再看看现在技术的发展状况:现在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以三元锂电池为主,当然比亚迪也有着自家的铁电池。但是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还是相对较低,这就导致续航里程很难达到燃油汽车水平,而去充电速度比起燃油汽车也是长很多。可以说现在的电池 技术还需要时间发展,尽管石墨烯等新材料在实验室被发现,但是近几年还是很难实现 大规模的商业应用。同时充电技术的要求,需要配套大量的快速充电桩,这也是我国在大力建设的。
最后再看看除了电动汽车外的新能源汽车:氢动力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也是国外,日本为主长期研究的方向。尽管氢气的生产制造,运输存储都有较大危险性,但是氢燃料汽车相比以动力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来说,在续航里程,节能环保方面都比较优秀,这也是发展的一个方向,同时国内的如潍柴等厂商也在氢动力方面进行了投入。
至于新能源汽车能否如期而至,其实我们已经到了新能源汽车时代了,国家也给与电动汽车很大的购买补贴,会不会购买这要看个人需求。不过至少电动自行车已经满大街在跑了。
1、新能源汽车是发展方向,但不等于新能源汽车是电动汽车。
2、电动汽车能解决人们日常基本用车,但连续使用和长途用车则不适合,主要瓶颈两个:电池容量(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及方便程度。第一个问题随着电池技术的突破理论上可以解决,第二个问题则无法解决,因为电池容量大了充电速度快了,现有充电桩技术无法满足,总不能一个电桩一个变电站吧?
3、一定还会有新的能源驱动汽车(比如氢动力等),但完全替代燃油汽车还很遥远。
4、目前看解决能源利用率和减少汽车排放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提升燃油机热效率,二是可能的条件下尽可能用电驱动。所以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插电混汽车是发展方向,当然是高水平插电混,不仅电动部分技术要过硬,而且油电混动部分技术更要过硬,确保汽车在馈电状况下依然非常节油。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如何,该如何有所突破?
新能源汽车是趋势,减少使用石油产品,可以平衡峰谷电力。关健要做好以下二点,
一.在小区免费按装充电桩,使用电子计费装置,费用按照民用电力标准收取,适当加一些管理费,物业负责管理,
二,各地加大培育共享电动汽车业务.今后年轻人出去玩,都可以在当地租到共享汽车,就介决了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了。
新能源产销规模翻倍
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额的40.70%,仅比欧洲少3.1个百分点。2020年我国本土汽车制造企业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新能源汽车17.92万辆,排全球第三位。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
在销量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连续七年销量位居全球第一位。
纯电动汽车占据八成市场
按动力系统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进行划分,纯电动汽车是我国产销最多的新能源汽车种类。2021年纯电动汽车产量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产量的82.99%,销量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82.82%。
按用途划分,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均占全国汽车总产销的95%左右,是按用途划分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最多的类型。
我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能力仍较弱,该如何突破瓶颈?
很高兴跟大家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我是星叫兽分享的作者。
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你研发,我国已经从培育期进入成长期,而且很多车企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优势。
比亚迪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佼佼者,比亚迪e5销量也是月入3000辆以上。
北汽新能源汽车也一直名列前茅,北汽EU系列也是每月两三千辆的销量。
还有吉利EV销量最近几个月来,也是高达三四千辆。比如吉利最近刚发布的“几何”系列,纯电动汽车几何A,4.11号在新加坡发布。最大功率130kw,最大扭矩270N.m,最高时速也可以达到150km/h,续航也可实现500km。而且吉利要跟奔驰***art合作研发电动车。
长城汽车也是在布局新能源车,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汽车研发。抢跑氢燃料电池领域,率先加入国际氢能委员会。长城近日宣布的欧拉女神款也是让人眼前一亮。
还有知豆、蔚来等很多新能源企业,都在开足马力推出各自的新能源汽车。当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会面临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应该坚持发展,攻克核心技术,重视安全问题,并且***用引进和培养人才的方式,形成专业、高效的团队,使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发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能源技术突破的关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能源技术突破的关键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