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茶产业政策-绿色经济茶产业政策研究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绿色经济产业政策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绿色经济茶产业政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国标无农残茶叶标准?
  2. 绿茶加工、怎样加工才能让茶叶及汤色都是绿色?

国标无农残茶叶标准

是在我国加入WTO后的今天,生产、加工、出口 无公害茶叶具有无限的商机,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茶叶绿色技术壁垒"严峻的挑战,其中茶叶的农残监控尤为重要.本文就无公害茶叶生产用药主要技术及农残检 测有关标准作一概述,。其要求经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审查颁证,获得有机茶标识的茶叶。主要特点是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人工合成肥料、农药、除草剂、食品添加剂等化学合成物质,不受重金属污染

无公害茶叶是指在无公害生产环境条件下,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成品茶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污染物指标卫生质量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内销符合国家规定允许的标准,外销符合进口国家、地区有关标准的茶叶.是符合食品安全的茶叶的总称。无公害茶叶生产,要合理用药,提倡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

绿色经济茶产业政策-绿色经济茶产业政策研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无公害茶实质上是依据生产过程中化学合成物质控制程度以及茶叶产品中化学合成物质残留量的多少而划分的。对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还实行标志管理,但二者的颁证机构不同,管理方法也有所差异

GB2763-2019、GB2763.1-2018、GB23200.26对应茶叶中各类农药的***、检测方法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茶叶中的有机杂环类农药残留检测项目主要是莠去津、乙烯菌核利、腐霉利、氟菌唑、抑霉唑、噻嗪酮、丙环唑、氯苯嘧啶醇、哒螨灵等农药残留的检测。

绿色经济茶产业政策-绿色经济茶产业政策研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具体检测方法就是想将茶叶磨碎进行试样制备,然后通过使用丙酮一正己烷提取相关的农药残留,之后使用活性炭小柱依据中性氧化铝小柱进行净化,最终被测物会被丙酮一正己烷洗脱。

绿茶加工、怎样加工才能让茶叶及汤色都是绿色?

共三大步骤:杀青、揉捻、干燥

1、杀青

绿色经济茶产业政策-绿色经济茶产业政策研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杀青,是绿茶工艺中最为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对绿茶的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

杀青,是通过高温,破坏茶叶中的酶类活性,制止了茶叶继续氧化的可能,从外观上看到的,是叶子没有变红。同时的,蒸发叶内水分,使叶子变软,为揉捻做准备。

铁锅杀青,应掌握“抖闷结合,多抖少闷”的原则。抖杀就是将叶子扬高,以有利于水分的散失,青草气挥发,使清香透发,防止叶色黄变。闷杀是加盖不扬叶,使热蒸气有叶内作短时间的停留,迅速提高叶温,彻底破坏酶的活性,促进有关物质的水解和转化,使芽叶杀匀杀透,避免产生红梗红叶。

在这个步骤中,随着温度升高,水分蒸发,茶叶中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高沸点芳香物质显露,茶叶的香气也会随之提升。

铁锅杀青,一般要求铁锅温度在260℃~320℃之间,温度太高,容易炒焦,温度太低,达不到破坏酶类活性的目的。

铁锅杀青时间一般为5-10分钟,投茶量大则需延长杀青时间。时间过长,则茶叶失水过多,不利于揉捻做形。

目前,除锅式杀青外,推广较多的是滚筒式杀青机。滚筒青机具有操作方便、劳动强度小、工效高、节省燃料、连续作业等优点,但由于在筒内滞留的时间过短,易生青涩味,同时由于在筒内水蒸气散发不畅,极易在筒内和筒口粘结叶子而生成烟焦味。

2、揉捻

绿茶的基本加工程序为:杀青、捻揉、干燥。其中,杀青是绿茶品质形成的重要工序,杀青这一步做好,才能更好的让茶叶及其茶汤保持该有的绿色。

茶叶的杀青作用:

一,彻底损坏茶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以便获得绿叶绿汤的品质要求。

二,杀青可以改变茶叶中内含成份,促进绿茶品质特点的形成。

三,杀青中,蒸发了一部份水份,使叶子变得柔软,由此增加了茶叶的韧性,便于下一步捻揉。

杀青方法的恰当运用:

茶叶杀青时,先高温后低温,到后期时可适当降低温度,防止芽尖和叶缘变黄,然后进一步杀透,蒸发水份到适当的程度。

抛网结合,多抛少网闷。杀青时,嫩叶杀青宜多抛,老叶则宜多闷。芽叶肥壮,节间较长的鲜叶杀青,宜多抛,打顶叶或者大叶种的芽叶则宜多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绿色经济茶产业政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绿色经济茶产业政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ftrfb.com/post/77311.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