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县生态环境治理-鲁山县生态环境治理中标公告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鲁山县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鲁山县生态环境治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2019沙子会降价吗?
  2. 汶河流经新泰吗?
  3. 历史上,为什么黄河在山东省境内会改道了呢?

2019沙子会降价吗?

昨日央视的《焦点访谈》和今天的《午间新闻》,两次报道了平顶山市鲁山县“乱***河砂”的现象,以及监督不严、治理不力的报道来看,中央绝对会加大对于“乱***河砂”、“破坏河道”的整顿、治理工作。因此,估计2019年后沙子很可能会继续涨价,石子,水泥也不会降价。

汶河流经新泰吗?

大汶河,古称汶水。发源于山东省境旋崮山北麓沂源县境,上游称牟汶河,流经新泰、莱芜至泰安大汶口纳柴汶河后称大汶河。自东向西流经莱芜、新泰、泰安、肥城、宁阳、汶上、东平等县、市,又经东平湖流入黄河,全长239公里,流域面积9098平方公里。自泰安大汶口至东平县戴村坝为中游,戴村坝以下为下游。

鲁山县生态环境治理-鲁山县生态环境治理中标公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流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有泰山,东靠鲁山、蒙山,西、南为丘陵和平原。

流域内东起莱芜、新泰、新汶,西到肥城、宁阳都有煤矿分布,储量较丰。莱芜还有品位较高的磁铁矿。

流域气候温和,雨量较丰。大汶河历史上旱涝灾害严重。20世纪50年代以来治理效果显著,建成雪野、黄前、东周、光明等大中型水库22座,发展灌溉面积19万多公顷。

鲁山县生态环境治理-鲁山县生态环境治理中标公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流域内工矿、交通建设发展很快,泰安、莱芜、新泰及肥城等县市已建立起冶金、***煤、炼焦、电力、化肥、机械、建材等一批骨干企业

铁路有京沪线纵贯南北,有肥辛线与胶济线接轨,还有磁莱线环绕流域东南部各县。

历史上,为什么黄河在山东省境内会改道了呢?

谢谢邀请,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克拉山南麓,总体流向自西向东,在我国北方画过了一个巨大的“几”字形,最后在我国山东半岛北侧注入渤海。黄河之所以称为“黄河”,主要是源于黄河***的河水,黄河河水中由于含沙量极大,在某些河段甚至一碗水中能有半碗沙子,高含沙量使得黄河河水泛黄浑浊。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黄河河水中的沙子主要来源于流经的黄土高原,黄河每年的输沙量在16亿吨左右。

鲁山县生态环境治理-鲁山县生态环境治理中标公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黄河巨量的泥沙,在下游地区由于流速减慢,泥沙沉积,从而塑造了华北平原和黄河三角洲,同样是由于黄河的高含沙量,使得黄河下游的河床由于泥沙沉积而不断抬升,成为“地上河”。地上河作为“悬河”,不仅急难驯服容易发生洪涝灾害,而且还使得黄河极易改道,一旦决堤,黄河水就会往地处流,很难再回到原先的河道中去了。在历史上黄河改道时有发生,而且次数还不少,在北至海河流域,南抵淮河流域的广阔范围内,黄河闪展腾挪,进行着大范围的改道。

我们从“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图”来看,在西汉、东汉和北宋时期,黄河下游河道自西南往东北流动,在山东以北注入渤海,河道位置在现今黄河河道以北,距离较近。在南宋、明代和清代时期,黄河下游河道自西北往东南流动,在山东以南注入黄海,河道位置在现今黄河河道以南,距离较远。看了这个图,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黄河自西向东流动,一来到山东就会发生改道呢?

其实这个问题是很简单的,黄河从潼关往下游,河流流向从自北向南转向自西向东流动,但是由于地形原因,黄河不可能一直向东注入海洋,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位于山东的“山东丘陵”。山东丘陵是我国三大丘陵之一,是由古老的结晶岩组成的断块低山丘陵,从地质构造来看,属于断层中的地垒。山东丘陵包括泰山、鲁山、沂山、蒙山和徂徕山等山脉,其中泰山主峰玉皇顶是最高山峰,海拔为1532米。由于山东丘陵的存在,黄河干流到达山东时,只能选择往北或者是往南流动,从而也就更容易发生改道现象了。

准确的讲,历史上黄河改道次数最多的地区是在河南境内,山东只是改道后的途径地,黄河每一次改道都是因为堤坝决口,而六次比较大型的改道中,五次决口在河南,一次在河北,决口位置不同,进入山东的河道才会不同。

黄河改道情况

我们先来看黄河六次改道的数据,第一次改道是春秋战国时期,黄河在鹤壁浚县改道向东北方向径流,第二次改道西汉王莽时期,在河北大名县决口,第三次改道北宋时期,在河南濮阳决口,第四次改道是南宋时期,在河南滑县人为决口,第五次改道是明朝时期,在河南境内同时决口十几处,第六次改道是清朝时期,在河南兰考县决口。

黄河流经山东原因

从数据就可以看出,黄河大型决口没有一次是在山东境内,只不过黄河下游流经的华北平原没有天然山体河道,只能在平原之上寻找底处,而山东所辖境内恰好是相对低,所以黄河几次改道决口虽然在河南境内,但总要向东入海,这才有了进山东境内夺大清河、徒骇河、马颊河等河流改道入海的现象。

黄河改道因素

黄河改道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是因为泥沙淤积,河道变迁,流域内大面积降雨就可能决堤,而人为因素都与战争有关,这两个因素发生在河南境内一点也不意外。比如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沿海省份很快就被侵占,敌人向西前进时,河南地区决口确实有阻挡之效,但造成的灾害十分让人唾弃。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民间称之为“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这绝非虚言。在可考的三千年里,黄河起码改道二三十次,北到海河,南到淮海,整个黄淮平原被黄河来回扫射了好几遍。

1855年,河南、陕西、山东、安徽等省份,出现了暴雨或者大暴雨。由于雨量非常大,再加上河道年久失修,泄洪水平有限。黄河水位开始暴涨,面对这一危急情况,河道总督立刻向咸丰皇帝上奏:“臣在河北道任数年,从未见水势如此涨异,亦未见下泻如此之速,目睹万分危机情形,心胆俱裂。”但是,咸丰皇帝的身体并不好,经常需要休养。此外,清朝主要的精力在于对付太平天国,根本没有能力时间治理黄河。1855年8月,黄河开始大规模改道,滚滚黄河水向东北方向流去,最终夺大清河的河道,流入了渤海。请注意,这一次黄河改道波及了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份。黄河改道以后,淹没了大量的村庄农田,造成了大量的人口和牲畜死亡。其中,山东省受灾最重。当时,有一位山东籍的文人记录了黄河改道之后的惨状:“黄水源源不绝,前涨未消,续涨骤至,村落被冲,瞬成泽国,极目所至浩淼无涯;灾民皆散处山麓高原,搭盖窝棚,暂为栖止;济南、武定两府如历城、章丘等州县多陷巨浸之中,人口死者不可胜计。”再加上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受灾的百姓,总计有1000多万人受灾。黄河改道以后,这场灾难并没有完全结束。因为清朝没有精力填充河道,进一步加固河堤。从1855年,黄河改道、决口开始,22年以后,也就是到了1877年,清朝才摊平了黄河原来的旧河道,同时巩固了黄河大堤。1855年的黄河改道,总计造成了四省1000多万人受灾,经济损失严重。在很大的程度上,又改变了历史的发展。专家指出,人类违反自然的生活方式滥砍滥伐是破坏水源的主要原因,使这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生态系统面临崩溃,也很可能成为人类文明破坏下的另一个遗址.

从1855年到1938年,黄河的造陆效应让海岸线向前推进了13公里多,为整个山东新造陆地近2400平方公里。也给山东带来了富饶的土地,对于黄河决堤改道,到底是利还是弊、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人们褒贬不一,我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在评论区说说你怎么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鲁山县生态环境治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鲁山县生态环境治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ftrfb.com/post/74174.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