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尧都区环境治理现状-临汾市尧都区环境保护局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临汾尧都环境治理现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临汾市尧都区环境治理现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尧都古镇营业时间?
  2. 涝洰河公园有多长?
  3. 临汾鼓楼的由来?

尧都古镇营业时间

8:30一17:00。

尧都古镇,一座位于尧都平阳东北部,尧贤街北端,涝洰河大桥旁边的仿古景区。如今这里成了一座集尧文化展示体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平台,在城市周边居民提供了难得的游乐去处,市民们趋之若鹜。日前山人和摄影协会的影友们应邀前往参观体验,有了比以往不一样的感受。

临汾市尧都区环境治理现状-临汾市尧都区环境保护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开放时间:08:30-17:00。尧都古镇位于涝洰河生态治理工程尧乡园区,是古镇、游乐园、温泉民俗三大板块之一,以尧文化为主题,结合休闲度***的旅游元素,着力打造尧文化体验式主题公园

涝洰河公园有多长?

公园总治理面积22.4平方千米,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

东西跨度共7.9公里,南北跨度为2-4.5公里。涝洰河生态建设工程建成后将会是临汾城的名片,从而产生三大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功在当代,而且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富民工程。

临汾市尧都区环境治理现状-临汾市尧都区环境保护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临汾鼓楼的由来?

临汾作为尧帝故都、历史悠久、文化灿硕的临汾,一直有一首关于鼓楼的民谣,流传了千百年:“平阳府有个大鼓楼,半截盖在天里头”。这里的平阳府指的是哪里呢?据史料《辞源》记载:今之临汾,“相传古帝尧之所都”。因其地在平水之阳,又在黄河东侧,故名平阳。也就是说民谣中传唱的“半截盖在天里头”的鼓楼,指的就是如今屹立在临汾市中心的地标建筑——鼓楼。

只是,如今高大雄踞的鼓楼,其前身却是用来治理水患而建筑的高台——“揖让台”。相传, 4000多年前尧帝当政时,黄河从孟门(今山西省柳林县西北23公里处的黄河之滨)沿山谷东流,倒流的洪水进入汾河,汾河水位暴涨,洪水淹及尧都,尧都百姓广受水患,尧帝为了指导百姓治理洪水,在汾河东岸建造一个高台,召集文武百官共同商议国事。当年尧帝将天子宝位,禅让给舜也是在此台举行,所以一直相传此台为“揖让台”。后人为了纪念尧帝,在揖让台的地址上修建鼓楼,整个楼形以“尧”字为标准

据铁佛寺的碑碣记载: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临汾发生了8级大地震,地震后,临汾“寺庙倾塌,民舍无存,压死男女不可胜记”。当然,鼓楼也难逃厄运。7年后,新任知府刘棨到任,看到鼓楼的惨景十分叹息,深感责任重大,当即决定筹资谋划重建。由于震后百废待兴,工程历时近三年,到丁亥年春(公元1707年)竣工。后刘棨受百姓所托,将鼓楼取名叫“大中楼”。意为:“居中四达”,表里山河是其一。其二,尧对舜讲:“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允执其中”就是忠实地执行中道,为大众办事无偏无私,只有“大中”,才能安邦富民,永享天禄,故为“大中楼”。

临汾市尧都区环境治理现状-临汾市尧都区环境保护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重光诉殇

历经岁月蹉跎洗礼,如今鼓楼依旧龙盘虎踞,冲天而立,后人往来穿梭于脚下,赞其巍峨,感其敦厚。但它究竟始建于何代,并无文字记载。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平阳鼓楼有金代改建取名钟楼之说,且楼上悬有金明昌七年(1196)铸造5000斤重的大铁钟一口,以此前推,鼓楼最晚建于北宋时期。(据《临汾市志》记载:鼓楼应建于北宋(960——1279年)时期。但也有众多民间考究,称其建于北魏(386——534)时期。)

因尧帝发明创造了阴历计时,所以楼整体造型为四方四正,象征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基座每面为12丈(1丈=10尺=3.3米),象征12个月;高24丈,象征24节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临汾市尧都区环境治理现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临汾市尧都区环境治理现状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ftrfb.com/post/72407.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