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绿色建筑政策面板数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绿色建筑政策面板数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绿色建筑六类指标评分值为多少分?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7类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7类指标的总分为100分。各类评价指标的权重《标准》另有明确规定。
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是什么?
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是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按满足控制项和评分项的程度,绿色建筑认证划分为三个等级。3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当绿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0分、80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评价方式:
1、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利用、节材与材料***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住宅建筑)或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六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
2、绿色建筑的评价原则上以住区或公共建筑为对象,也可以单栋住宅为对象进行评价。评价单栋住宅时,凡涉及室外环境的指标,以该栋住宅所处住区环境的评价结果为准。
3、对新建、扩建与改建的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的评价,在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4、绿色建筑评价的必备条件应为全部满足本标准第四章住宅建筑或第五章公共建筑中控制项要求。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根据住宅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特点,符合条件的一般项数可能会减少,表中对一般项数的要求可按比例调整。
5、本标准中定性条款的评价结论为通过或不通过;对有多项要求的条款,各项要求均满足要求时方能评为通过。定量条款的要求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认定。
做绿色建筑的面积要求?
在层数少于12层、高度低于40米的非坡屋顶建筑中,屋顶绿化面积必须达到30%以上,才称得上“绿色”建筑。
便利:50米距离内应有,公共设施6种以上
设计标准中,涵盖了建筑体、周边生态环境、建筑景观、交通以及其他服务配套。其中规定,公共设施必须合理布局,幼儿园、小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站、社区商业、邮政所、银行营业点、社区服务中心、体育健身设施等社区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中6种以上的公共设施可达性不宜超过50米。社区周边应优化公交线网,建筑主要出入口与公交站点步行距离小于500米。
自然:屋顶绿化须超三成,九成车位建在地下
在完善生活服务之余,生活景观是设计标准中的重头戏。小区绿化有了严格的设计标准:在层数少于12层,高度低于40米的非坡屋顶建筑中,屋顶绿化面积必须达到30%以上;绿地率方面,新城和中心城区需达到35%以上,旧城居住区不得少于25%;小区内的步行道路、自行车道的林荫覆盖率不得低于75%;大雨能存水、小雨能吸水的下凹式绿地——即低于周围道路或地面5厘米至10厘米的绿地——所占总绿地面积的比例要大于等于50%。另外,为满足小区景观、植被的覆盖率,绿色建筑社区内的地面停车位仅允许占总停车位数量的10%,剩下九成车位都要建在地下。
提及绿化,用水是个绕不开的问题。设计标准规定,绿色建筑小区每日人均用水量应在110升以下,小区的自来水不得用于灌溉绿植等景观用水。小区水池、湿地里的水,须***用雨水、再生水等,不得***用市政水和自备地下水井的供水。除了儿童池以外的游泳池将使用循环系统,包括蒸汽凝结水、空调冷凝水、洗车用水在内的废水都将回收利用。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或者每天可回收水量大于150立方米的居住区和集中建筑区,都要求建设中水设施。
与此同时,小区必须建设雨水回收设备,开发后雨水外排量比开发前外排的雨水量还要小。地面总铺装面积中,透水砖的铺装率要达到70%,硬化地面只能占三成。小区的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10%,雨水类的非传统水源,将代替市政供水或地下水,供给景观、绿化、冲厕所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绿色建筑政策面板数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绿色建筑政策面板数据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