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能源技术就是伪命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新能源技术就是伪命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李想在理想车主大会后的朋友圈,是否反映了国内新能源技术路线存在的问题?你怎么看待他的此番言论?
理想的技术路线是:贯穿式互联网大屏幕、真皮豪华座椅!汽车构架抄汉兰达就行了,李总想不明白的是汉兰达不断轴,理想为啥断呢?如果你有点小钱,且喜欢一个静止的豪华空间,买这车就对了。
虽然言辞激烈了点,但以理想本人汽车媒体圈创始人级别的大佬身份,说的还是掷地有声的。很有些人总在嘲笑理想没技术沉淀,不如那些像奔驰宝马比亚迪大厂,还有对李想进行各种技术上的批判。这样的心态大可不必,如果对理想one有过较深的研究或者驾驶体验,那么就会知道这辆车跟其他的车子是很不一样的,跟很多喷子所谓的增程式前辈别克和宝马的那两款车也有很大的区别。固然这辆车还是有不少的缺点像座椅硬,烂路悬架偏散漫等,但瑕不掩瑜,它的操控,做工,增程逻辑,驾驶的平顺性,动力性都是比较合格的,尤其是作为一辆五米多的大suv来说,评价为优秀也不为过。个人看来,把大电池装到增程式的车上,取消发动机直连,设定合理的foc值这些工作虽然说不上有多高的技术含量,但是技术上的创新和胆识,对于消费群体需求的预判确实要超过那些增程式的前辈的。就像我今年买的华为的电脑一样,处理器内存硬盘包括操作系统一样也不是华为自己的,但是电脑用起来就是好,轻便,快捷,办公居家都很好。有谁能说华为的电脑没有技术吗?当然有技术,给网上的喷子们最好的CPU内存硬盘,喷子也造不出一台合格的电脑的,一般二流的厂家也组装不出华为水准的电脑,我的理解,这也叫技术。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事情都是要经历过后才会知道其中滋味,也才能得出一个基于自身的评价,勉强还不够客观,老祖宗说实践出真知就是这个道理。我本人是半年的理想车主,家里也有奔驰别克大众,从我的角度,开了这半年理想以后,我确实开不回油车了,电车的驾驶感受确实好。纯电动车预计下一辆会买给家人市区代步用,自己就准备把这辆理想one开到报废了。我对什么技术的没有太多要求,动力好,操控过得去,能拉一家子人,外形好看还省钱,这就够了。车子是用的,工具而已,所以,好不好,谁用谁知道。
增程式,换电池就是一个伪命题!在电池技术突破后,续航完全可以达到800公里以上。再回头看这两个概念,有点尴尬啊。就在今年,电池技术已经突破,他们还在自恋自家的那点所谓的技术,难道就没感觉一丝寒意吗?
电动车是否有一天会代替传统能源工具主载人类的出行活动?
电动车大佬埃隆马斯克就说过:和一般人的想法不同,技术并不一定都是进步的,例如载人航天能力,人类1969年7月就有能力将人送到月球,而之后几十年的载人航天技术实际上是没有进步甚至是倒退的。
再例如很多古代的技术,到了今天其实是断送掉没有传承下来的,更不要说发展,其实任何技术都需要人为的去推进,才会不断的向前发展,电动汽车技术也是一样。
说起电动汽车就会想到“新能源”这个词,个人认为“新能源”这个名称有伪命题的嫌疑,事实上电动车的诞生要比内燃机车还要早(早在1830年苏格兰发明家Robert Anderson便成功将电动马达装在一部马车上,后来1842年并与Thomas D***enport合作,打造出第一部以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自此开创了电动车的历史,而最古老的内燃机车是奔驰在1886年打造的Patent Motorwagen)而由于当时电动机车在各方面都无法与内燃机车相抗衡,所以直到现在由于环境问题才又被人提起。
未来电动车是否会取代内燃机反败为胜
关键要看
3、环境问题的改善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虽然看起来很困难,但个人认为电动汽车在未来还是有很大的潜力的,因为电动汽车虽然没有传统汽车发动机轰鸣带给人的愉悦感,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在将来,电动车有很多传统汽车没有的强大优势
1、能量输出更直接,并且不必通过变速箱而浪费一部分的能量,并且输出线性,没有换挡带来的顿挫感。而且扭矩更大,比传统汽车更有力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能源技术就是伪命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能源技术就是伪命题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