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能源技术的应用难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新能源技术的应用难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核聚变技术难点与解决办法?
太阳,恒星就是天然核聚变的物体,那是利用了重力和巨大空间形成的。你要爆炸,就给你几光年空间,你爆炸后,还在这几光年内,对几光年外无半毛钱影响,最后被巨大的引力又拉回爆炸的原点,就这样保持一个自然稳定的球体。这只是重力和巨大空间就简单办到了、就稳定平衡了。
人造可控核聚变。没恒星级的重力,也没巨大的空间,当然就十分困难。就连一次人造的核聚变爆炸都无法约束。说白了,就只能用磁场(从外向内压)代替重力(从内向外吸),用极微量的核聚变物质来反应,用超精细的时间管理来维持持久的超微量级的核聚变。有点象要控制原子级别的超高速交通一样,要保证一定量的核聚变元素能碰撞并且要录敏地调节原子碰撞的多少。多了,烧机器,少了,熄火。以前有过“冷核聚变”的传闻,那就非常奇特了,就不知道真***。如果是真的,那就一定是超小剂量的分子级别的、在液体环境中的、极微反应,成功地跳过人工可控聚变严苛的外部环境要求,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有,如果真有,那“安全温和、绝对不会爆炸的安全核聚变电池"就可能产生,但愿有。
这非常考人类机器制造水平和时间掌控技术。人造的可控核聚变难度远高于太阳的诞生。
因为,太阳不用压缩时间,没有控制精度。宇宙是质朴的。宇宙的好多奇迹,只用一点:“堆积足够大的质量就行"。宇宙大得很,时间多的是。各种狂暴的星球怪物都容行下。是***容有限也。
如何获得和维持高温和高密度气体是核聚变的最大难题。
所谓核聚变就是在一定条件下,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会发生聚变核反应,生成一个氦核,并放出一个中子,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太阳是靠巨大的引力约束住1000万~ 1500万摄氏度的等离子体来维持聚变反应,而地球上根本没有这么大的引力。所以就面临一下难题。
人类要掌握可控核聚变,就必须满足1亿摄氏度以上的高温、长时间约束在有限的空间中、足够高的密度等三大条件。
在如此高的温度下,物质已经成为等离子体(这是除固体、液体和气体之外的第四种形态)。我们对于该形态的认知和研究还需要加强,而如何约束等离子体,也成为核聚变实验的技术关键。另外,还有核聚变装置的材料选择等方面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据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已跻身核聚变能源开发国际先进水平。2018年我国“人造太阳”实现了加热功率超过10兆瓦,等离子体储能增加到300千焦,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1亿度的突破。2019年4月24日 - 据国家有关方面公布的中国人造太阳的最新消息显示,中国人造太阳环流器2号M装置将于今年建成。新装置可以使等离子体电流达到原装置的2倍,温度可以达到1.5亿度左右,为堆芯级技术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日,东方电气为中国新一代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装置制造的主机磁体线圈中心柱在成都成功交付,拉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总体安装序幕,标志着中国人离实现聚变清洁能源的梦想又近一步。
混合动力汽车目前有哪些技术难点?
混动汽车早已上市,其现在已经比较成熟了。
其关键技术是:1、电力驱动系统中,电池技术是一大难点,要解决快速充电与大电量储存问题,这点还需要纯电动汽车去致力发展。
2、内燃机驱动与电机驱动的协调控制技术是一大难点,要解决电机单独驱动,电机和内燃共同驱动等模式的控制问题,由于混合动力车***用两套或以上的动力系统才能支持能源混合动力,所以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平衡点还是比较难的,这个就只能慢慢摸索了,急不来。
3、汽车制动过程中,汽车动能的回收技术是一大难点,对其维护成本也大,此时电动机在成为发电机,这样电力系统的电机将变成双用,模式的切换还是存在隔阂,不能完全对接,这样对电机机就有了超负荷的损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能源技术的应用难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能源技术的应用难点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