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景区环境治理工程-西湖景区环境治理工程中标单位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西湖景区环境治理工程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西湖景区环境治理工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西湖十景与苏轼相关的是?
  2. 西湖苏堤和白堤的区别?
  3. 杭州西湖属于哪一类型的世界遗产?

西湖十景与苏轼相关的是?

杭州西湖苏堤

杭州西湖苏堤是北宋元祐五年(1090),诗人苏轼(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构筑并历经 后世演变而形成的,杭州人民为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把它命名为“苏堤”。得名的由来编辑

西湖景区环境治理工程-西湖景区环境治理工程中标单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元史》记载,元祐五年(1090)苏东坡任杭州刺史时,曾疏浚西湖,并利用挖出的淤泥葑草堆筑起一条南北走向的堤岸。苏东坡主持修筑的堤岸,大约是日后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栖霞岭下这一条堤岸的雏形。虽说是雏形,但是,构成这一条堤岸最著名的六条桥,即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都已经有了。据说,这些名字都出自苏东坡的锦心绣口。苏东坡本人的诗歌中,有关于修筑这条堤岸的清楚记载:“我来钱塘拓湖绿,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轼在颍州》) 南宋开始,苏东坡主持修建的这一条堤岸,已经成为西湖十景之首,名曰“苏堤春晓”。不过,可以肯定,今天游人所见的苏堤,早已不复苏东坡修筑的原样,一定经过了无数次的增补修葺,整饬路面,植树造林。比如,在里西湖修筑了“杨公堤”的明代弘治年间杭州知州杨孟瑛,就曾经将部分疏浚西湖的淤泥用于补益“苏堤”。也就是说,今日“苏堤”之美,并非成就于苏东坡一人之手。

后人为怀念苏东坡浚湖筑堤的政绩,就将这条南北长堤称为苏堤。春日之晨,六桥烟柳笼纱,几声莺啼,报道苏堤春早,有民谣唱道:“西湖景致六吊桥,一株杨柳一株桃。”“西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就此而得名。.

宋神宗元佑四年苏轼第二次来杭州任知州,疏浚西湖。 这次疏浚工程是规模空前的,他拆毁湖中私围的葑田,全湖进行了挖深,把挖掘出来的大量葑泥在湖中偏西处筑成了一条沟通南北的长堤,后人称为苏堤,“苏堤春晓”。

西湖景区环境治理工程-西湖景区环境治理工程中标单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又在全湖最深处建立石塔三座,禁止在此范围内养殖菱藕以防湖底的淤浅,后来演变成“三潭印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都是西湖十景之一。

西湖苏堤和白堤的区别?

苏堤:与苏东坡有关,是为了纪念苏轼当时治理西湖的功绩而命名的,苏轼曾任杭州知州。

白堤:也与白居易有关系,白堤在唐朝时叫“白沙堤”,它将西湖一分为二,分成里湖和外湖。白居易任做杭州刺史时做过诗:“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说的就是白堤,后人为纪念他,称为白堤。

西湖景区环境治理工程-西湖景区环境治理工程中标单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条堤是白居易主持修筑的,就叫它白堤。实际上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在旧日钱塘门外的石涵桥附近修筑了一条堤,称为白公堤,如今已经无迹可寻了
&nbsp
  南宋(13世纪)以来,"苏堤春晓"就是"西湖十景"之首。 长堤卧波,贯通了整个湖的南北两侧,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被列入钱塘十景,足见它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杭州人民为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把它命名为“苏堤”。

杭州西湖属于哪一类型的世界遗产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属于世界文化遗产。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是***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全国首批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十佳单位”及“最佳资源保护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在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作为中国唯一的提名项目获得大会全票通过,成为中国的第41个世界遗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湖景区环境治理工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湖景区环境治理工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ftrfb.com/post/62463.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