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西方新能源技术现状论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西方新能源技术现状论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看待2019年智能电力和互联网能源系统国际会议(SPIES 2019)?
智能电力和互联网能源过去的发展速度并不快,短期内关键技术有大突破的可能性不大。多举办几次这样的会可以让大家更好地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道路,更合理利用,更节能环保,更好地造福我们人类。
电力系统是一个最为传统的基础产业,实现电力生产使用实现智能化,要提升电力为实现智能现代化,就要包括对各类电力动力来源进行整合平等上网,目前比较小的水电站,小的太阳能站等仍不让上网,浪费电能,部门利益的冲突不能联网。没有平等对待。只有平待联网才能发展,能尽其力,电尽其用。包括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水电能,火电类.(矿石能:煤,重油,天然气、可燃冰).核能,生物能。这些能源都有不同的特性,成本,生产等,如水能大小与季节有关,还与气象有关,与降水成正比,太阳能与时间与光照度有关,不是24小时稳定供电,而风能是与风力大小正相关,风小风大与电能输出正相关,显然不能成为关健的电力骨干。综上原由要在电力生产过程中进行控制,要充分最大利用可再生源,又要保证电力稳定运行,保证电力供应稳定,这期中就要***集各类数据,形成一套智能软件,包括数据***集,供电输入输出的反馈,(电压、频率,功率因数.故障等),用电端各类电能数据可查存储,计量数据获取反馈,形成一个闭环控制的整个电力生产,使用系统,沒有智能控制是不能达到可靠运行。
这是退休电工看法,该系统务必做到:
A.各端(输入、输出)传感器数字化标准化,没有标准化就没有智能化,标准化是基础,因各子系统.部件,各节点不匹配,不统一,传感之间没法系统集成,没有标准化不可能系统可控.可操控是不可能的;
B.电力系统,生产、使用各端上网标准化,如香港的电压与大路不同,美国的电压.频率是60cyc(周波),原来苏联社会主义阵营机乎全是一致的:工业380V,民用220v.50cyc(周波)要世界统一并非易事,以便技术可行,以便系统均可容;全世界1百多国家,有的国家还有几种电压,周波二种,5ocyc和60cyc的.有交流和直输电等问题;
C、各电力提供者和使用者达成可接受的价格体系,因为电能的成本与生产方式,管理成本,均有差异,因而达成一个可接受的价格,也是成败之一。
d.还有一个电网标维化问题,包括所有的设计标准,计量仪器,传感器,控制系统,避雷变配电设备的标准化,安全标准,所有应用器件标准化,没有标化,智能接口无从谈起。我所在澳大利亚就与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就有差距,
大家看看,一个中国退休电工的看法是否有道理,如有点道理,就点个赞。
高科技领域,美国和日本谁更牛?为什么?
美国和日本都是全球的经济大国。在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两国在全球有很大的话语权。这一点,可以分别从2019年日本限制对韩国科技产品出口,和美国限制对中国高科技产品禁运中看得出来。
但如果这两个国家相对比的话,那毫无疑问美国的高科技产业要强于日本。只要稍微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就能够知道美国的科技实力还是要明显领先于日本的。
第一个是操作系统。以电脑操作系统和手机操作系统为例,美国在对全球都是处在垄断地位。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占了全球电脑7成以上的市场占有率,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统占了全球智能手机8成以上的市场占有率。
第二个是半导体。日本的半导体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是显赫一时,但是后来经过美国打压逐渐凋谢了,现在只剩下东芝的存储芯片还有一点名气了。而美国在这方面对全球还是具有控制力的,他有英特尔、高通、德州仪器等半导体企业。英特尔是全球电脑芯片的统治者,高通则是全球手机芯片的最大供应商。
第三个是航空产业。日本的航空产业在全球并没有什么名气,和美国、中国、俄罗斯、法国相比,他都更幼小一些。其实日本的航空产业发展不起来,有美国限制的因素。二战之后,美国对日本进行了全方位的肢解和改造,像航空宇航这样的高端产业,美国是不太放心让其发展的。
第四个是互联网科技。在21世纪兴起的互联网科技发展大潮,日本就没参与,有点被边缘化了。至今,日本没有诞生一家全球有影响力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在全球互联网科技企业市值排名前10的企业中,全部被美国和中国瓜分了。美国是8家,中国是2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方新能源技术现状论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方新能源技术现状论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