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2019绿色建筑政策汇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2019绿色建筑政策汇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绿色建筑条例?
为了推进绿色建筑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利用,改善人居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用简练的语言给“绿色建筑”下个定义?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摘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
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绿色建筑规范?
绿色建筑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个等级。3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当绿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0分、80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五十二条 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建筑工程安全标准的要求,具体管理办法由***院规定。有关建筑工程安全的国家标准不能适应确保建筑安全的要求时,应当及时修订。
规范如下所示:
(1)引入绿色建筑理论。城市开发建设应与当地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在加快建设的同时,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已有条件。一方面,改变不合理的布局模式、区域划分、空间结构和***配置;另一方面,让城市的历史文脉、自然地理特征得以沿袭。
(2)加强环境绿化。用绿化覆盖地面,由于大量水分蒸发,往往可以造成比较凉爽、舒适的环境;高大的乔木在地面上形成了较大树荫,减少路面吸热,同时可以净化空气,提高空间的氧含量。因此,在人居环境住宅区的设计中,一定要注意绿化环境设计,创造出良好的微气候,应该将绿化量化标准引入设计规范。当前,环境绿化主要包括小区周围环境绿化和建筑立体绿化。
绿色建筑如何实现零排放?
绿色建筑要实现零排放,需要从设计、建造、使用和废弃等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考虑。
首先,要最大程度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并消除其不足之处,使其可以稳定、可控、高效地运作。
其次,要实现能效最大化,消减建筑能耗,包括建筑物本身和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如加强建筑保温、优化供热、***用高效节能设备等。
此外,还需要实施碳中和措施,通过吸收、储存和抵消等方式来实现无可避免的碳排放,从而达到零碳排放的目标。最终实现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2019绿色建筑政策汇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2019绿色建筑政策汇总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