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环境治理制度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水环境治理制度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水污染防治法2021全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章: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二条: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第十条规定编制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明确规定河长制的是哪个法律?
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的亮点之一是增加了河长制的内容,首次将河长制写入法律,并重点对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在农村水污染防治方面的职责作出进一步明确。河长制是河湖管理工作的一项制度创新,也是我国水环境治理体系和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
环境执法能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环境执法能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是为了规范环境执法能力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而制定的办法。
该办法对环境执法能力专项资金的申请与使用、监督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如需更多信息,可查阅《环境执法能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原文件第四章“监督与管理”。
河长制法律依据?
江西省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条例(2018年11月29日江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实施河长制湖长制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河长制湖长制,是指在江河水域设立河长、湖泊水域设立湖长,由河长、湖长对其责任水域的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等工作予以监督和协调,督促或者建议***及相关部门履行法定职责,解决突出问题的机制。
《浙江省河长制规定(草案)》这是全国首个“河长制”地方性法规。《草案》对我省河长的履职奖惩情况也予以明确。 河长履职成绩突出、成效明显的,给予表彰,对村级河长还可以给予奖励。
河长如有未按规定进行巡查、未及时发现问题、未按规定处理发现的问题等怠于履行河长职责行为,《草案》也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浙江是最早开展河长制的试点省份之一。2008年,长兴等地率先开展河长制试点;2013年,河长制扩大到了全省范围。实践表明,河长制在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净化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加强水域岸线管理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浙江“五水共治”的一项基本制度。 在这项制度中,河长的作用尤其关键。浙江在“五水共治”实践中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截至目前,浙江共配备各级河长6.1万名。 《草案》对于浙江不同级别河长的设置和职责作出了明确规定,县级以上河长主要承担协调和解决责任水域治理与保护的重大问题,并组织建立区域间、部门间的协调联动机制等多项职责;乡镇、村级河长主要承担对责任水域进行日常巡查,及时处理和解决巡查发现的问题,并对超出其职责范围的问题履行报告等职责。
环境保护的八大方针?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八大方针是:
1,全面规划,2,合理布局,3,综合利用,4,化害为利,5,依靠群众,6,大家动手,7,保护环境,8,造福人民。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八大管理制度
一、“三同时”制度
二、排污收费制度
四、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制度
六、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七、排污许可管理制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环境治理制度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环境治理制度牌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