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节能技术的发展史简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节能技术的发展史简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油炼制工业的发展历史是什么样?
石油的发现、开采和直接利用由来已久,加工利用并逐渐形成石油炼制(简称炼制)工业始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40 ~ 50年代形成的现代炼油工业,是最大的加工工业之一。
19世纪30年代起,陆续建立了石油蒸馏工厂,产品主要是灯用煤油,汽油没有用途当废料抛弃。19世纪70年代建造了润滑油厂,并开始把蒸馏得到的高沸点油做锅炉燃料。 19世纪末内燃机的问世使汽油和柴油的需求猛增,仅靠原油的蒸馏(即原油的一次加工)不能满足需求,于是诞生了以增产汽、柴油为目的,综合利用原由各种成分的原油二次加工工艺。
如1913年实现了热裂化,1930年实现了焦化,1930年实现了催化裂化,1940年实现了催化重整,此后加氢技术也迅速发展,这就形成了现代的石油炼制工业。 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炼制为化工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原料,形成了现代的石油化学工业。
求水泥的发展史?
水泥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罗马等地区,但在现代的广泛应用要归功于近代英国人Joseph Aspdin的发明。
古代的水泥称为灰泥,是由石灰和粘土混合而成,烧制而成,主要用于建筑工程。罗马人将灰泥技术发展到顶峰,发明了“罗马混凝土”,成为古代最著名的混凝土。
18世纪末,英国人Joseph Aspdin发明了近代水泥,并将其命名为波特兰水泥,因其呈灰白色、抗水性好、耐久性好、价格低廉而被广泛应用。此后,水泥在建筑工程、道路修建、水利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0世纪以来,水泥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种类型的水泥不断涌现,如快硬水泥、高强水泥、抗硫酸盐水泥等。同时,水泥的生产技术也不断改进,如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超细粉磨技术等。
如今,水泥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础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各个领域。同时,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能源消耗的关注,水泥行业也在朝着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水泥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其发展历程与人类文明的发展紧密相连,见证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水泥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埃及,当时人们使用石灰石和粘土混合制作水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改进水泥的制作方法,例如在公元19世纪初,英国人约瑟夫·阿斯普登发明了现代水泥的基础——波特兰水泥。
此后,人们在水泥的材料和生产过程上进行了进一步改进,使得水泥的质量和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成为现代建筑材料的基石之一。
航空发动机是怎样发展的?
航空发动机对一个国家来说,它是工业上的明珠。不是哪个国家随便就能搞成的。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了这个技术。我们国家现在正在奋起直追。以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这几年也加大了研发航空发动机的投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成为世界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和制造强国。为祖国加油!
航空发动机是为航空器飞行提供动力的发动机。它是飞机的心脏,直接影响飞机的性能、可靠性及经济性,是一个国家科技、工业和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目前,世界上能够独立研制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只有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技术门槛很高。
航空动机诞生一百多年来,主要经过了两个阶段:前40年(1903~1945),为活塞式发动机的统治时期;后80年(1939~至今),为喷气式发动机时代。
发展史
活塞发动机
活塞式发动机时期,早期液冷式发动机处主动地位。19世纪末,内燃机开始用于汽车上的同时,人们联想到把内燃机用到飞机上。1903年莱特兄弟把一台4缸,水冷发动机装到他们“飞行者一号”飞机上试飞,这是第一次运用到飞机上。在战争的作用下,航空开始蓬勃发展,尤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活塞式发动机出现了很多重要的发明。20世纪30、40年代是活塞发动机的全盛时期。但它最大的缺点是飞行速度受限制,因此为了实现高速飞行,必须寻求新的动力装置,喷气式发动机应运而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发展,活塞式发动机逐渐退出了航空领域的霸主地位。
涡轮发动机
1913年,法国工程师雷恩·罗兰获得第一个喷气式发动机专利,它属于无压气机式空气喷气发动机。1938年德国亨克尔公司试飞成功第一架涡轮喷气发动机。早期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和飞机尚处于试验阶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并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到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才获得迅速地发展。主要有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涡轮轴发动机,燃气涡轮发动机是运用最广泛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节能技术的发展史简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节能技术的发展史简述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